周边传播研究网

《敦睦情谊》周边传播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发表时间:2023-03-13 19:05作者:陈沫 孙延凤

2023年3月11日下午,“《敦睦情谊》国际传播研讨会”在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召开。该片由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南京市建邺区委宣传部等单位策划,南京师范大学、江苏师范大学等单位专家学者创作。作为纪录片领域响应国家周边传播战略的实践性项目,《敦睦情谊》于2023年3月在央视网“秧纪录”平台首映后,在中老收视群体中颇受好评,也引发了学界和业界的关注与讨论。

 

在研讨会上,《敦睦情谊》主创团队及各大院校新闻与传播学专家学者、媒体从业人士、相关部委领导一同观看了全片,就其内容和创作过程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国际传播经验,为提升我国周边传播效能贡献智慧。参与研讨的来宾包括: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祝燕南、文旅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原一级巡视员张西龙、北京电影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胡智锋、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陈刚、党委书记唐金楠、北京大学视听传播研究中心主任陆地、南京市建邺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晨、副部长董海兵、江苏师范大学传媒与影视学院教授唐宁、央视网多终端协同事业群总经理李鸣与平台内容统筹部副总监曹亮等。

 

1961年4月25日中国和老挝建交以来,双方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卫生等领域友好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化,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密切协调与合作。两国山川相依、人文相亲,自古以来就是一衣带水的友邦,古代周边传播为双方铭刻了共同的历史记忆,祖先的睦邻情谊凝结成共同的文化遗产,感情纽带在血缘相近的跨境民族间带带相传。2019 年4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老挝国家主席本扬签署《中国共产党和老挝人民革命党关于构建中老命运共同体行动计划》,两个国家继续同心戮力,共同谱写携手并进的新篇章。

 

与会人员首先观看了纪录片《敦睦情谊》,该片导演唐宁教授代表创作团队介绍了该片的创作及传播的有关情况。《敦睦情谊》以在昆明留学的老挝留学生的所见所闻为切入点,讲述了中老文化旅游、援建老挝**座公路大桥、中老铁路建设、老挝留学生学习铁道建设技术等五个故事,彰显了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和一衣带水的中老友谊,展示了中老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成就。

 

北京电影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胡智锋以三个关键词概括了《敦睦情谊》的特点。首先是“高度”。《敦睦情谊》从中老人民友谊小故事出发,上升至国家周边传播战略层面,展现两国历史渊源并为发展前景描绘美好蓝图,这种高度的主题和视野为纪录片赋予了深远的意义和价值;其次是“细腻”。该片成功地捕捉了许多微小但鲜活的细节,细节的巧妙呈现为作品增加了艺术感染力和文化表达力;最后是“流畅”。该片叙事方式自然明快,尤其是对话场景的设置和剪辑十分精细,使观众更容易进入故事情境理解片中情感。同时,他提从事周边传播事业的纪录工作者需坚守情怀,秉持对历史的热爱和传承主流价值观的责任感,通过构建情感共鸣和文化认同发挥传播力和影响力。同时要注重积累,只有海量素材进行深入调研,才能挖掘出独特的视角和有价值的内容。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唐金楠从选题、创作、传播等多个方面对《敦睦情谊》给予肯定,认为其对中老历史交往的刻画具有较高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首先,唐金楠认为,该片的视角和视野**特色,是周边传播理论指导下的传媒实践代表作,以而这样的角度为国际传播提供了新的选择,拓展行业视野,同时还能增进业界对这一中国本土传播学理论的认知,促进产学研良性互动。其次,以“高起点、小切口”创作思路呈现中老交往的多个侧面,这种深度传播的视觉产品能够让人们更深入地了解国际传播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尤为重要。唐金楠认为该片仍有较大的传播潜力和使用场景。同时,唐金楠建议以该片为样板,延续中国与各海陆邻国友谊的主题,由一支精品拓展一个系列,打造国家周边传播精品纪录片品牌。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视听传播研究中心主任陆地教授担任了本次研讨会的主持人,同时作为周边传播研究专家对该片进行专业点评。他认为《敦睦情谊》是中国周边传播实践的一次有益尝试,为后续作品树立典范。他指出“三好纪录片”应做到“选题好”“结构好”和“时机好”,而这支作品则在这三方面可圈可点。首先,老挝在当前中国周边外交工作占据支点地位,对我国西南方位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至关重要。其次,影片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将周边传播中的“五通”(通车、通商、通婚、通话、通心)用纪录片手法恰到好处地呈现出来。第三,作品创作节奏把握时机准确,在立项、拍摄和播出时,恰逢中老建交60周年、中老铁路通车一周年和“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等重要事件节点。同时,这是我国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部上映的周边传播题材纪录片。他认为,双边友谊可以通过建设边境语言学校、发展短期培训项目多种方式加深。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多终端协同事业群总经理未来电视总经理李鸣从纪录片的发行和宣传角度分享了中央电视台纪录片平台的发展情况和相关的合作机制。首先,纪录片平台逐步多元化,除了线性播出平台外,还有在线观看和点播服务等多种渠道,满足不同观众需求并提高纪录片的传播效果。其次,纪录片平台与央视新闻网、中国纪录片网以及央视多个频道合作,通过联动传播扩大优质国产纪录片传播范围。平台通过撮合交易促进业内资源流动,将***的从业人员链接起来,打造集成化生产体系。最后,李鸣认为纪录片在周边传播方面仍有巨大空间,尤其是可以将作品中某个动人情节、人物形象等亮点片段可以进行碎片化传播,使用当地母语对周边地区精准投放,从而扩大影响力。他表示,该片还将通过央视网PC端、央视影音移动端及未来电视大屏端等多终端播出。

 

中共南京市建邺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晨认为,《敦睦情谊》成功的原因在于其生动地讲述了中老两国深厚的友谊,而这为建邺区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国际窗口,展现了南京现代化国际城市中心的良好形象。在纪录片制作方面,建邺区积极探索创新,挖掘城市特色文化,并与科研院所开展项目论证、实景拍摄和后期制作等多种形式的精诚合作,实现从创意到传播的生产链条。

 

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原一级巡视员张西龙指出,《敦睦情谊》通过展示中老之间的文化、历史和经济交流,向世界展示了两国人民之间的深厚友谊和长期合作的成果。同时,该片也为世界展现了中国作为一个有着博大精深文化的国家,通过与周边国家切实合作,不断将自身影响力转化为周边人民的共同福祉。中国纪录片工作者为加强中老文化交流做出了很多努力,克服种种困难,取得了当地部门的支持和社会各界的理解。同时,在摄制过程中,主创人员还组织了多次公益活动,为帮助老挝打破落后交通条件限制、推动两国人民交流和友谊做出实质性贡献,这同时也是影视工作者以个人身份发挥周边传播主体作用的体现。他介绍道,两国青年在网上交流中表达了对彼此的好奇和憧憬,而这种热情是两国友谊代际延续的希望。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祝燕南总结并评论了与会嘉宾的观点,他提出,在周边传播领域,要实现国际社会的认同和好评,需要在制作精品内容的基础上,注重抓准时机、突出亮点和围绕焦点等方面的策略。抓准时机意味着根周边形势和本国本地实际情况,及时推出具有时代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优质作品,从而以当地人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加深周边国家对中国的亲近感、友好感。突出亮点指从国家特色的相似点、文化传承的共通点等方面展示两国间的密切联系和合作契机。围绕焦点指紧密关注当前周边地区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和区域重大事件,在传媒领域塑造周边命运共同体。

 

“周边传播”理论是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陆地教授于2015年提出的新时代中国本土传播学理论。新闻与传播学院将陆续举办相关学术讲座,以及周边传播实践领域中优秀作品研讨活动,敬请关注。

 

文 /   陈沫、孙延凤

转载 / 周边传播研究网 www.zhoubianchuanbo.com


分享到: